- [病毒类]
- 猪湿疹 猪支原体肺炎 猪圆环病毒 猪口蹄疫 猪蓝耳病 猪伪狂犬病 猪瘟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猪痘 猪细小病毒 猪乙型脑炎 母猪伪狂犬 小仔猪伪狂犬 育肥猪猪伪狂犬 小仔猪瘟疫 母猪瘟疫 育肥猪瘟疫 育肥猪圆环病毒 小仔猪圆环病毒 母猪圆环病毒 母猪口蹄疫 育肥猪口蹄疫 小仔猪口蹄疫
- [消化道疾病类]
- 猪病毒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 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痢 仔猪水肿病 猪丹毒 猪链球菌病 猪痢疾 母猪病毒性腹泻 小仔猪病毒性腹泻 育肥猪病毒性腹泻 育肥猪流行性腹泻 母猪流行性腹泻 小仔猪流行性腹泻 小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母猪传染性胃肠炎 育肥猪传染性胃肠炎
当前位置 》首页 》养猪技术政策养猪技术政策
2015年全面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——全国畜牧总站
前段时间,在安徽合肥召开了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培训班,从中获悉,为进一步保护地方猪品种,加快形成“保种促开发、开发促保种”的良性循环,全国畜牧总站将会在2015年全面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。
我国共有80多个地方猪种,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。地方猪种繁殖力强、适应性强和肉质鲜美,与外国种猪相比,这是我国生猪产业自主创新、提高竞争力的优势所在。所以保护好、利用好地方猪种资源,具有重大意义。
目前我国地方品种尚未建立“保种促开发、开发促保种”的良性循环机制,保护与开发利用脱节,产业化开发利用不足,普遍缺乏持续选育,选育方向不能适应市场消费需求,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,从而导致地方猪种数量不断减少。
不过,近年来在畜禽资源保护方面,农业部及各地畜牧部门做了大量工作,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。一、初步形成了以原产地活体保种为主、基因库遗传物质保存为辅的地方猪种保护体系。 二、根据每个品种的特点,设定了保种目标,编制了地方猪种的保种方案。进一步规范保种工作。 三、修订了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》,由之前的35个收录猪种增加到42个,保护品种的地域分布更加均衡。四、开展了“地方猪品种登记”试点工作,地方猪开发利用初见成效。
2015年将全面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,这是保种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基础,是我国未来养猪业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基础。
责任编辑: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