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细菌类]
猪魏氏梭菌性肠炎 猪大肠杆菌病 猪副嗜血杆菌病 猪破伤风 猪葡萄球菌病 猪放线菌病 猪布鲁氏菌病 猪衣原体病 猪李氏杆菌病
[病毒类]
猪湿疹 猪支原体肺炎 猪圆环病毒 猪口蹄疫 猪蓝耳病 猪伪狂犬病 猪瘟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猪痘 猪细小病毒 猪乙型脑炎 母猪伪狂犬 小仔猪伪狂犬 育肥猪猪伪狂犬 小仔猪瘟疫 母猪瘟疫 育肥猪瘟疫 育肥猪圆环病毒 小仔猪圆环病毒 母猪圆环病毒 母猪口蹄疫 育肥猪口蹄疫 小仔猪口蹄疫
[微生物/寄生虫类]
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螨虫病 猪寄生虫病 猪子宫内膜炎 猪弓形体病
[消化道疾病类]
猪病毒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 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痢 仔猪水肿病 猪丹毒 猪链球菌病 猪痢疾 母猪病毒性腹泻 小仔猪病毒性腹泻 育肥猪病毒性腹泻 育肥猪流行性腹泻 母猪流行性腹泻 小仔猪流行性腹泻 小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母猪传染性胃肠炎 育肥猪传染性胃肠炎
[呼吸道疾病类]
猪流行性感冒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萎缩性鼻炎 猪肺疫 育肥猪流行性感冒 母猪流行性感冒 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育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小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小仔猪萎缩性鼻炎 小仔猪支原体肺炎 育肥猪支原体肺炎 母猪支原体肺炎
[皮肤病类]
猪皮炎 猪结膜炎 猪皮炎肾炎综合征 猪脐疝
[综合性混合感染类]
母猪乳房炎 猪高热病 猪脑炎 猪霉菌毒素中毒 母猪营养缺乏病 小仔猪高热病 母猪高热病 育肥猪高热病 育肥猪霉菌毒素中毒 母猪霉菌毒素中毒 小仔猪霉菌毒素中毒

当前位置 》首页养猪技术政策养猪技术政策

新收的玉米能直接喂猪吗?养猪人千万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

引言:最近在爱畜优品兽医在线咨询母猪不发情、腹泻症状的养猪户比例直线上升,这是为什么呢?这些症状和最近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,夏季积累的霉菌毒素侵害、血虫病在最近的天气迅速转凉的应激条件下会爆发。但是我们发现…

最近在爱畜优品兽医在线咨询母猪不发情、腹泻症状的养猪户比例直线上升,这是为什么呢?这些症状和最近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,夏季积累的霉菌毒素侵害、血虫病在最近的天气迅速转凉的应激条件下会爆发。但是我们发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值得关注,那就是这些出现问题的猪场很多用了新收的玉米直接开始喂猪,这是养猪过程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极大的错误。


玉米的营养价值

我们知道,饲料配比中玉米占了很大一部分。首先,玉米的可利用能值高,因淀粉消化利用率高,粗纤维含量低,消化能值在16MJ/kg左右。它主要给动物提供能量,所以也叫能量饲料。无氮浸出物含量高,约占干物质的70%-80%,主要为淀粉,占无氮浸出物的82%-90%。

维生素含量不均衡,维生素B1、烟酸及维生素E较丰富,而维生素B2、维生素D和维生素A较缺乏。此外,玉米特别是黄玉米含有较多的黄色色素,主要是胡萝卜素、叶黄素和玉米黄素,对家禽皮肤、蛋黄有很好的着色效果。

另外,玉米喂猪,适口性好,易于消化,是猪、禽饲料中最重要的原料。育肥猪后期大量饲喂可让胴体变软、背膘变厚。


新收玉米为什么不能直接喂猪?

消化不良

新收的玉米中含有很多大分子的多糖,这些多糖不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,所以就造成了文章开头说的猪腹泻的情况。在新鲜玉米收获之后,玉米淀粉转化需要大约需要一个月的过程,如果时间不足,玉米中的能量不能被完全吸收,容易造成猪肠胃出问题。

易产生霉菌毒素

新收玉米水分较高,在储存时容易发热,容易造成霉变增多,喂猪就容易造成霉菌毒素中毒。霉菌毒素对动物的伤害巨大,第一会侵害猪的免疫系统,造成猪抵抗力下降,容易生病,并且治疗起来很麻烦;第二会侵害繁殖系统,造成母猪不发情、假发情、屡配不孕,产仔数低和死胎;第三会造成仔猪和肥猪的呼吸道问题、腹泻问题。


如何正确使用玉米来喂猪?

1、首先要保证水分不能高于14%,水分高于14%的玉米要经过晾晒或烘干后再喂猪;

2、新陈玉米搭配使用,新收玉米最好存放一个月后再喂猪,这样玉米中的大分子多糖会转化成易吸收的淀粉;

3、自配料一次不要配太多,要做到勤配少配,保持新鲜;

4、使用新玉米一定要添加脱霉剂,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脱霉剂可以选择,以益生菌分解型脱霉剂最好,它能分解饲料中的霉菌,转化成动物可以利用的蛋白质和氨基酸,并且不吸附饲料中的营养物质,不会造成母猪便秘。

提醒各位养殖朋友,不仅仅是新收玉米要使用脱霉剂,如果玉米等饲料原料中水分过高,或者秋季连绵多雨、空气潮湿,也是一定要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的。


责任编辑:爱畜优品茹亚峰
怎么回事?先查症状
进入猪病诊断。根据症状判断猪病。 本栏目详尽收录猪场常见的发病症状
如何治疗?猪病大全
进入猪病大全。根据猪病确定紧急治
疗方案和整体预防方案
无法确诊?有急诊室
自己无法确诊猪病?可以进入
急诊室直接像专家进行咨询和提问
怕兽药假?兽药导购
收录国内口碑质量有保障的国家GMP兽药厂家商家资质都已审核症状
99%的人选择了咨询在线兽医师专家

只有1%的人选择了自己查网站!